霞喀羅(石鹿)古道,橫跨新竹縣的五峰鄉、尖石鄉,並由清泉繞經石鹿大山(霞喀羅大山)後抵達尖石鄉養老村,扮演早期當地部落前往外地重要的交通角色。日據時期,日人為討伐附近部落,曾沿著本古道進入山區,陸續設立砲台與派出所,並修築警備道路。海拔介於1,300公尺~2,322公尺之間,沿線具有多處極佳的賞楓點。
摘錄自林務局網站
(2016/03/06 編修,原網址已失效,見新址)
行走路線:石鹿(清泉)→白石駐在所午餐→養老
週五下班,我悠哉地晃至台北車站集合,約七點半多,車子出發往新竹的民宿去。一路交通順暢,才九點多,就抵達清泉山莊。洗過了澡,不到十一點,我已經躺在通舖房間裡入睡。隔天一早四點,就要起床囉~
吃過早餐,4:50我們從民宿離開,約5:45,抵達步道口前2K處。由於路基流失,小巴就只能送我們到這,也就是說,還未開始行程,已被宣告了要多走2K路啦!天還黑著,太陽未起,我已經背上背包,跟在有戴頭燈的隊友身後,就著有限的光源前行。到了步道入口,才見到遠方山稜邊上微微透出一絲光亮。
霞喀羅古道一開始是連續5K的緩上坡,然後就逐漸向下,據稱3~5K則是楓紅最盛之處。但由於我們今日的目標是16:00出養老登山口,所以領隊的速度頗快,喘息與拍照之餘,領隊往往就不見蹤影了,有段路上怎麼走就只有我和Doreen兩人,感覺就像我們兩人自己來登山似的。
由於前陣子天候欠佳,即便今日是陽光露臉的大好天氣,古道上仍不免泥濘潮濕,我們沾了整腳的泥巴,沿路踏過滿地楓紅,11:00左右抵達白石駐在所(古道的中點,同時也是我們午餐、休息的地方)。到此,我們已走了一早上,共12K的路程,背包背帶沒調整好的我,深深感到背包的沈重。在休息的過程中,跟我們同住清泉山莊的其餘團體也陸續抵達,讓開闊的白石駐在所顯得相當熱鬧,有位隊友就戲稱「好像可以開個市集了!」
原本聽說後段都是下坡,應該會很好走,想不到養老段才是古道難行的重頭戲。由於連日陰雨造成泥濘,濕滑讓下坡變得吃力,好在有記得借了登山杖當作手煞車。走過一段急下坡後,白石吊橋就在眼前。建於大正十年(西元1921年)的吊橋,看介紹說橋面由原先的1.2米縮至90公分,兩旁可供手扶的鐵絲又是呈倒梯形向外,很難搆得到,橋長且高,整個讓我有些恐懼,很想快速通過就好。不料,走在我前面的男生卻一派悠哉地停停走走、拍照,雖然原本要側身讓我先過,但可供交會的立足之地實在太少,我哀號般地回應「你這樣我過不去啦~」,他道了歉,但仍舊持續著他的停下拍照行為,逼得進退不得的我也只好豁出去了,跟著拿出相機拍照。其實人在橋面行走時,尚稱平穩,所以放開心胸後,倒也沒有到讓我腳軟的地步,不過Doreen則認為這樣的吊橋已經到達她的臨界點了。
過了白石吊橋,有一些坍方路段,需要攀繩或踩著木梯高繞過去。木梯陡峭,好在我們是向上爬升,途中與我們隊伍錯身向下的山友想必是更加艱辛。後續至武神駐在所,又開始緩緩上坡,然後就是一路平坦好走的步道了~距離養老登山口約5K距離的馬鞍駐在所,是我們下午大休息的地點。有別於透早走清泉段的安靜無人,養老段顯得人潮洶湧得多,還有人抱著小狗,帶著四、五歲的小朋友一同造訪。
接近養老登山口處,我被後方的單車騎士超越了,已經走了整天腳超痠的我,當下還真希望立即有台腳踏車可騎,讓我飛速抵達終點。當然,現實中不會有這種奇蹟出現,而且領隊楊大還跟大家說由於巴士沒位置停,請大家再多走300m(結果根本少說也有1K以上的距離,又被騙了,怎麼一直加碼?!)
下山後,我們在內灣吃了頓暖和的晚餐後,圓滿結束了這趟旅程,回到台北才不過20:00,時間掌控真是精準到不行呀!
p.s.1. 心機向來很重的我,帶著鐵道小綠本蓋到內灣站了~哈哈哈
p.s.2. 隔兩天udn報導了霞喀羅賞楓,文中寫道「體力較佳山友可規畫2天一夜行程,石鹿登山口到養老,夜宿白石駐在所...」,看來我屬於體力超佳之山友XD 見報導詳文
完整相簿請見:
https://goo.gl/photos/hsSz21BPrQbSpUBC8
留言
張貼留言